상세페이지



种子介绍

漆又名漆树,干漆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大木漆、小木漆(湖北),山漆(福建、湖南),植苜(湖南),瞎妮子(山东),是漆树科落叶乔木。
在中国除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和新疆外,其余省区均栽培;漆在印度、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。
漆是中国最古老的经济树种之一,籽可榨油,木材坚实,为天然涂料、油料和木材兼用树种。漆液是天然树脂涂料,素有“涂料之王”的美誉。

落叶乔木,高达20米.树皮灰白色,粗糙,呈不规则纵裂,小枝粗壮,被棕黄色柔毛,后变无毛,具圆形或心形的大叶痕和突起的皮孔;顶芽大而显4102著,被棕黄色绒毛。
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常螺旋状排列,有小叶4-6对,叶轴圆柱形,被微柔毛;叶柄长7-14厘米,被微柔毛,近基部膨大,半圆形,上面平;小叶膜质至薄纸质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6-13厘米,宽3-6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偏斜,圆形或阔楔形,全缘,叶面通常无毛或仅沿中脉疏被微柔毛,叶背沿脉上被平展黄色柔毛,稀近无毛,侧脉10-15对,两面略突;小叶柄长4-7毫米,上面具槽,被柔毛。
圆锥花序长15-30厘米,与叶近等长,被灰黄色微柔毛,序轴及分枝纤细,疏花;花黄绿色,雄花花梗纤细,长1-3毫米,雌花花梗短粗;花萼无毛,裂片卵形,长约0.8毫米,先端钝;花瓣长圆形,长约2.5毫米,宽约1.2毫米,具细密的褐色羽状脉纹,先端钝,开花时外卷;雄蕊长约2.5毫米,花丝线形,与花药等长或近等长,在雌花中较短,花药长圆形,花盘5浅裂,无毛;子房球形,径约1.5毫米,花柱3。
果序多少下垂,核果肾形或椭圆形,不偏斜,略压扁,长5-6毫米,宽7-8毫米,先端锐尖,基部截形,外果皮黄色,无毛,具光泽,成熟后不裂,中果皮蜡质,具树脂道条纹,果核棕色,与果同形,长约3毫米,宽约5毫米,坚硬。
花期5-6月,果期7-10月。

一般采种后沙藏至翌年春天播种。因种子外皮含蜡质,播前应先将种子放入70℃的草木灰水中(草木灰:水=3:7)或70℃的碱面水中(碱面10克、水25千克)浸泡,带水冷却后搓去蜡皮,用水冲洗后,再用1653粗沙将种子搓1-2次。然后用清水漂净,捞出,最后用湿润的河沙进行层积催芽,至种子裂嘴后播种。
播种育苗
秋播,保湿出苗,11月后在塑料棚中越冬,清明前可将百日苗出棚造林。春播于3-4月,选择肥沃砂壤土做苗床,施足底肥(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、复合肥50千克),开好排水沟,按25厘米行距开3厘米深的沟,条播。每亩用种5千克左右,产苗2万株。
造林
40厘米以上高度的1年生大苗造林,可于冬至后至翌年春分前后进行,大穴栽培,穴口0.8米见方;百日苗造林于清明前后进行,穴径0.5米见方即可。每亩可栽培120-150株。

能涂鸦、能粘连、能成膜、能髹饰的生漆特性是漆工艺起源、发展的先决条件。漆文化的物化技术很可能源用于生漆调和颜料髹涂器物,生漆所具有的粘结力、装饰性以及保护性等物性与原始生活资料整合、再融入器具的公用性、注入人类的审美体验和情感,孕育产生了漆器,使漆器具有了文化的象征,开创了漆文化发展的先河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