상세페이지


种子介绍
常春藤种子实拍展示



常春藤,(拉丁学名:Hedera nepalensis var. sinensis (Tobl.) Rehd)五加科常春藤属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,气生根,茎灰棕色或黑棕色,光滑,单叶互生;叶柄无托叶有鳞片;花枝上的叶椭圆状披针形,伞形花序单个顶生,花淡黄白色或淡绿白以,花药紫色;花盘隆起,黄色。果实圆球形,红色或黄色,花期9~11月,果期翌年3~5月。
常春藤叶形美丽,四季常青,在南方各地常作垂直绿化使用。多栽植于假山旁、墙根,让其自然附着垂直或覆盖生长,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效果。盆栽时,以中小盆裁为主,可进行多种造型,在室内陈设。也可用来遮盖室内花园的壁面,使其室内花园景观更加自然美丽。常春藤全株均可入药,有祛风湿、活血消肿的作用,对跌打损伤、腰腿疼、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均有治疗效果。

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,长3-20m。
茎灰棕色或黑棕色,光滑,有气生根,幼枝被鳞片状柔毛,鳞片通常有10-20条辐射肋。
单叶互生;叶柄长2-9cm,有鳞片;无托叶;叶二型;不能枝上的叶为三角状卵形或戟形,长5-12cm,宽3-10cm,全缘或三裂;花枝上的叶椭圆状披针形,条椭圆状卵形或披针形,稀卵形或圆卵形,全缘;先端长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、宽圆形、心形;叶上表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淡绿色或淡黄绿色,无毛或疏生鳞片;侧脉和网脉两面均明显。

伞形花序单个顶生,或2-7个总状排列或伞房状排列成圆锥花序,直径1.5-2.5cm,有花5-40朵;花萼密生棕以鳞片,长约2mm,边缘近全缘;花瓣5,三角状卵形,长3-3.5mm,淡黄白色或淡绿白以,外面有鳞片;雄蕊5,花丝长2-3mm,花药紫色;子房下位,5室,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;花盘隆起,黄色。
果实圆球形,直径7-13mm,红色或黄色,宿存花柱长1-1.5mm。花期9-11月,果期翌年3-5月。
阴性藤本植物,也能生长在全光照的环境中,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,不耐寒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喜湿润、疏松、肥沃的土壤,不耐盐碱。
常攀援于林缘树木、林下路旁、岩石和房屋墙壁上,庭园也常有栽培。

常春藤的茎蔓容易生根,通常采用扦插繁殖。在温室栽培条件下,全年均可扦插。家庭繁殖,一般以春季4-5月和秋季8-9月扦插为宜。
扦插时选用疏松、通气、排水良好的沙质土作基质。春季硬枝扦插,从植株上剪取木质化的健壮枝条,截成15 -20厘米长的插条,上端留2~3片叶。扦插后保持土壤湿润,置于侧方遮荫条件下,很快就可以生根。秋季嫩枝扦插,则是选用半木质化的嫩枝,截成15-20厘米长、含3-4节带气根的插条。扦插后进行遮荫,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,一般插后20-30天即可生根成活。
除扦插外,也可以进行压条繁殖。将茎蔓埋人士中,或用石块将茎蔓压在潮湿的土面上,待其节部处生长出新根后,按3-5节一段截断,促进叶腋发出新的茎蔓。再经过30天培养,即可移栽上盆。

栽培方法
栽植
在枝蔓停止生长期均可进行栽植。但以春末夏初萌芽前栽植最好。盆栽通常选用腐叶土、园土和沙混合的培养土。换盆一般每1-2年换1次。栽植前先在盆底垫上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,剪掉过长、过密的根系。栽植后浇1次透水,放阴凉处,待新枝生长后,进行正常管理。

光照与温度
生长适宜温度18-20℃,温度超过35℃时叶片发黄,生长停止。因此,在夏季炎热时应进行遮荫,或放在疏萌处,避免烈日暴晒。耐寒性较强,在一般家庭室内均可安全越冬。冬季应搬入室内向阳处,多接受光照,温度保持在3℃以上,也可忍耐-7 - -8℃短暂时间的低温。在没有暖气设备的条件下,要做好防冻工作,也可重剪,使其安全越冬。在室内宜摆放在光线明亮的地。在室外,除避免强阳光暴晒外,每天需要有3-4小时的阳光直射,特别是斑叶品种,光照充足才能保持叶色的艳丽,如果光照不足,通风不良,长期放在阴暗地方,植株会节间伸长,生长越来越瘦弱。

绿化
在庭院中可用以攀缘假山、岩石,或在建筑阴面作垂直绿化材料。在华北宜选小气候良好的稍荫环境栽植。也可盆栽供室内绿化观赏用。常春藤绿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,尤其在立体绿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它不仅可达到绿化、美化效果,同时也发挥着增氧、降温、减尘、减少噪音等作用,是藤本类绿化植物中用得最多的材料之一。
常春藤是室内垂吊栽培、组合栽培、绿雕栽培以及室外绿化应用的重要素材。常春藤为木质常绿藤本。以发达的吸附性气生根攀援,茎长可达30米。枝叶稠密,四季常绿,耐修剪,适于做造型。




















